父母吵架甚至打架,孩子全都看在眼里。良性的吵架不但可以激活婚姻,还可给孩子上重要的一课。
为人父母者都明白,离婚对孩子的影响不好,进而认为,吵架让孩子见到也是不好的。研究发现,父母吵架会令小婴儿产生反应,心理学家担心这会留下情感心理问题的种子。也有心理学家认为不能一概而论,指出婚姻长久的夫妻也会吵架,但他们吵架的方式不会损害关系,还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冲突。
研究发现,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对别人的情绪状态作出反应,听到针对母亲的愤怒话语后会特别敏感,即使听得再多也无法适应。6~12个月的婴儿即使在睡着时,大脑仍会对愤怒的语调有所反应。研究人员估计,这会增加孩子日后出现情感等心理问题的风险。
父母吵架似乎和虐待、忽略一样,给孩子制造压力,降低他们对压力的耐受性,当孩子的焦虑得不到缓解,稚嫩的大脑生成用于调节情绪状态的神经回路就会减少,以后遇事就无法平复心情,控制不住冲动,还变得害羞。久而久之,孩子对思维和情绪的整合与调节能力备受影响。
这些研究理论令焦虑的父母更加焦虑,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焦虑会害了下一代。然而英国剑桥大学纽纳姆学院心理学家特里·阿普特博士质问道:孩子一定无法忍受父母的焦虑吗?父母就不能发生冲突,表达愤怒吗?吵架总是对孩子影响不好吗?她的研究发现:不一定,因为吵架是各种亲密关系中的基本活动,人们通过争吵来确定自己的人际边界,例如什么可以妥协,什么不可以妥协;吵架是一种谈判,对彼此关系有更新的作用。当然,有时吵架会破坏关系。
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约翰·戈特曼教授花了数十年研究婚姻中的争吵,认为导致离婚的不是吵架,而是吵架的方式。争吵中夫妻俩是否表现出轻蔑的态度?有没有取笑对方,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?夫妻是否喜欢冷战,让对方困惑而抓狂,最后相互不理不睬?这些做法都会危害亲密关系。如果吵架时能避开这些陷阱,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反而有利于维护婚姻。
阿普特认为,过度担心愤怒的消极影响会导致“好行为综合征”,即凡事彬彬有礼,关系稍微有点紧张都会引发焦虑,要用虚伪的微笑和礼貌言辞掩盖。这样忍住不吵令父母纠结,孩子很敏感,对这种“和谐”感到不安,害怕父母早晚要爆发。女孩特别善于察言观色,能看穿父母故意装出来的平静。一旦被孩子发现平静之下的复杂感受,他们会怨父母不诚实,觉得父母背叛了自己。
尽管孩子不宜卷入成年人的问题,但孩子也需要体验到父母和其他亲人的愤怒争吵,通过观察愤怒的表达,如何据理力争,相互反对后又重新团结,最终能明白亲子双方都能经得起这些小冲突。经历了这种人际关系的教育,日后孩子感到愤怒,要跟同辈人或者父母争吵时,就懂得如何处理冲突,变得更加决断。研究证实,十几岁的女孩看到妈妈和配偶吵架后会变得更有主见。
如果父母学会不影响关系的吵架方式,能够区分自己的愤怒和别人的缺点,能够从暴怒走向平静,那么吵架也能给孩子上重要的一课:如何谈判,以及如何选择看问题的角度。因此,阿普特认为,为人父母者学会吵架比害怕吵架更有益。
- 上一篇:子虚乌有的“俄狄浦斯情结”
- 下一篇:如何训练孩子上厕所?